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
| C.龙生龙,凤生凤 |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
|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
|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
|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
下列关于近代各国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商业超过工业;外贸超过内贸 |
| B.德国:政变频发导致工业化进程曲折 |
| C.埃及:政府推动;伴随对外军事侵略 |
| D.俄国:国家完成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到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
③农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已有了较好的工业基础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 |
下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右侧挽联上书写:“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制定“实业计划”③进行国共合作④发动北伐战争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 B.《民法大全》 |
| C.《公民法》 | D.《万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