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物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英国的议会制 | B.法国的共和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主要是由于该条例( )
A.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 |
B.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 |
C.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 |
D.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盐铁官营制度 | B.“海禁”政策 |
C.商帮的出现 | D.重农抑商政策 |
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
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封建土地私有制 | D.贵族地主的压迫 |
对中国古代三种形态手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
B.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用于家庭消费 |
C.明朝中后期,在官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明朝中后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
下边的曲辕犁最早出现于( )
A.春秋 |
B.战国 |
C.西汉 |
D.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