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
| A.实行责任制内阁 | B.消弱了议会立法权 |
|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
| 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 | 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
| 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 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国营企业改革 |
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
|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
|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
|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