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等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
美韩军演引起了朝鲜的强烈反应,为了加强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奥巴马准备派可携带核弹头的B-52战略轰炸机入韩参加军演。朝方强硬表态:只要B-52出现在半岛上空,朝鲜将立即反击,半岛局势空前紧张。2013年3月,奥巴马召集主要内阁成员就是否派B-52入韩军演一事商议,假如内阁成员多数反对,你认为结果会是
A.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奥巴马被迫放弃这一决定 |
B.奥巴马设法说服内阁成员同意自己的提议 |
C.奥巴马有权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定 |
D.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提交国会讨论通过 |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
“体育馆”(Gymnasium)是古代雅典由国家主办的学校,招收极少数贵族男青年,在学习体育竞技、文法哲学和乐器歌舞的同时,还要参加国家庆典、宗教仪式,并能经常与执政官和高级官吏进行政治、哲学交流。这种教育意在培养
A.素质优良的国民 | B.奉行民主的政治家 |
C.忠于城邦的将领 | D.思想自由的学者 |
下图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可能的理由是
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方海外贸易结果很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A.社会性质 | B.政治体制 |
C.思想观念 | D.经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