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林肯在1858年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二:①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②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④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材料三: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赎金比地价还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三可知,分别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2)这两次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有哪些?
(3)文中的“房子”在这里比喻的是什么?
(4)“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分别指南方和北方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5)什么事件结束了这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现象?在此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重要法令?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的结果?这一结果对中国有何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出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两例。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在两场战争中获得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 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召开于 年1月的长征途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小华今年暑假准备到这里参观,请问他应该选择哪个省份?。
(2)这次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于2015年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中俄分别是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二战胜利付出惨重牺牲,作出巨大贡献。请回答:
(1)70年前的5月8日欧洲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苏联人民的哪次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人民的哪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下图体现了重庆人民抗日战争期间为抗战做出的什么重大贡献?
(3)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战斗友谊。请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4)中国将于今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举行阅兵仪式以示庆祝。请你邀请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导人参加,并说明你的理由。
秦汉时期,我国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列举出这一时期两大卓越的工程。
(2)这一时期有哪些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两项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集
材料二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罗斯福新政内容
材料三全会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 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
——某会议公报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该法令反映出罗斯福新政具有怎样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决议?依据材料指出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怎样的转折?
(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中国的“全会”共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