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公孙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承认并牢记那些为拯救人类所做出的牺牲,才能珍爱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7 月7 日,宛平,卢沟桥。一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战争就此爆发。面对强邻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宋哲元说不,蒋介石说不,全中国奋起反抗!卢沟桥上的枪声震撼了华北,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二(1941年12月6日)布朗与其他传教士围坐在传教室的收音机前等待来自华盛顿的消息。在那里,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与日本代表野村吉三郎、来栖三郎特使进行着最后的谈判。赫尔对和平谈判已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天下午4点,传教会传来了"日本空袭夏威夷的惊人消息" ……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这次袭击称为"永远的国耻日"。
材料三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自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强邻"指的是谁?"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2)材料二中"日本空袭夏威夷"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除中国外的两个同盟国成员。材料中"最黑暗的邪恶力量"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火车

材料二20世纪上半期的无线电收音机广告

材料三自治区农业厅近期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旨在吸引和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兴业……利用广西农业技术服务QQ群(微信群)、广西创新团队专家在线等载体为培育对象提供在线教育培训、在线管理考核、对接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推动等跟踪服务。
--摘自2015年6月2日《南国早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火车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这种动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当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新动力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自治区农业厅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法西斯国家包括 、、
(2)中国、苏联有效抗击法西斯侵略,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请写出中国、苏联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役各一例: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土地”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土地政策的图片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1950—1952年,我国通过,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
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图二中,1953年起我国通过,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图三中,1958年后全国兴起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4)图四中,反映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平和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 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情,是在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基础上,在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以及由此而开创的美国联邦制国家体系……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强国之鉴》
(1)请写出材料一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请写出材料二中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3)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个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