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报”(下图)中,我们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称霸世界 |
B.“华约”组织要求团结一致对抗美国 |
C.盟国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保证 |
D.协约国集团将很快赢得“一战”胜利 |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A.削弱英国 | B.宰割中国 |
C.限制日本 | D.瓜分德国 |
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指的“新秩序”是()
A.凡尔赛体系 |
B.华盛顿体系 |
C.雅尔塔体系 |
D.“一超多强”格局 |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的出现是由于()
A.实行新经济政策 |
B.实现农业集体化 |
C.“斯大林模式”形成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列宁说这句话的依据是()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
B.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
C.两极格局的形成 |
D.纳米比亚的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