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手工工场制到工厂制的过渡,使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倍的增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例如曼彻斯特,1760年至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180000人,变成了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工人及其家庭……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疾病和瘟疫开始蔓延。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时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
——摘编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了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举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的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初,我国渔民在南海海域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时,菲律宾军舰却欲抓扣中国渔民,中国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我国最为先进的310海监船实施保护,随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严厉外交声明,坚决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永恒主题。识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______(只填字母);明朝中后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只填字母)。
材料二“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2)请写出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3)材料三中“余”是谁?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4)清朝时,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我国哪一地区从而维护了国家主权?这一地区早在哪一朝代已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材料五 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昊伯雄时强调,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
(5)“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是大陆早已统一,其标志是什么?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14世纪时中国人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但在当时的西方,人们还不知纸币为何物,他们把纸能等同银子的想法看为是极其荒谬的。他们还曾经要求马可·波罗收回这些无稽之谈。

(1)材料一中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正值中国的哪一朝代?他在书中的描述为什么不是“无稽之谈”?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2)材料二中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怎样?为改变这种形象,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举两例说明,2分)
材料三下图为l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周恩来总理第四次成为其封面人物,封面英文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3)村料三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下图为l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根据材料四,党的哪一重大会议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什么会被称为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5)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2)材料二电报、电话等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3)通过两次科技革命的学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方式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
—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在面临危机时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2)材料二中的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中,他颁布的两个扭转战局的法令是什么?他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根本性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从那几个方面限制了王权?由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材料二的颁布宣告了什么史实?
(3) 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请概述材料二、材料三的相同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