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2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
|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
| C.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
| 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
利用常温下氨与氯气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性质,氯碱工业生产中用来检查氯气是否泄漏,其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
|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气体 |
|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
| D.烧瓶中还发生了化合反应 |
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 |
|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 |
|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 |
|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 |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选项 |
a |
b |
c |
| A |
Al |
AlCl3 |
Al(OH)3 |
| B |
HNO3 |
NO |
NO2 |
| C |
Si |
SiO2 |
H2SiO3 |
| D |
NH3 |
NO2 |
NO |
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 A.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
| B.浓氨水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制氨气 |
| C.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 |
| D.铜与稀硝酸反应制一氧化氮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图1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 |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 Cu(OH)2+H2↑ |
| 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沸点78.4 ℃)与二甲醚(沸点24.9 ℃)的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