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反应COCl2(g)
Cl2(g) + 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t / s |
0 |
2 |
4 |
6 |
8 |
| n(Cl2) / mol |
0 |
0.16 |
0.19 |
0. 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 =" 0.080"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 =" 0.11" mol·L-1,则反应的ΔH < 0
C.T℃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20 mol Cl2和0.20 mol CO,达平衡前v正 > v逆
D.恒温恒容下,平衡后向体系内加入少量惰性气体,氯气的浓度不变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装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为使水容易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如图所示,结果U型管右边液面升高,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①NaOH固体 ②浓H2SO4 ③NH4NO3晶体 ④Na2O2 ⑤生石灰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H2O2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②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③ 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④周期表中共有18个列,其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14列
⑤若X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则原子可表示为abX
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⑦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分子极易溶于水
⑧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 A.②⑤⑥⑧ | B.①③④⑤ | C.②④⑤⑦ | D.③⑤⑦⑧ |
某种电池的总反应为 Fe+NiO2 + 2H2O
Fe(OH)2+Ni(OH)2。下列有关该蓄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放电时Fe是负极,NiO2是正极 |
|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H2O+2e-==。Ni(OH)2+2OH- |
|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
| D.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
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l2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S2Cl2+2H2O=SO2↑+3S↓+4HCl |
| B.S2Cl2既含有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
| 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 S2Cl2 |
D.S2Cl2的电子式为![]()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H2–含有10NA个电子 |
| B.32gCH4中含有2NA个C–H键 |
| C.5.3gNa2CO3溶于100mL水,溶液中Na +的浓度为0.1mol/L |
| D.1mol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