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反应COCl2(g)
Cl2(g) + 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t / s |
0 |
2 |
4 |
6 |
8 |
| n(Cl2) / mol |
0 |
0.16 |
0.19 |
0. 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 =" 0.080"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 =" 0.11" mol·L-1,则反应的ΔH < 0
C.T℃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20 mol Cl2和0.20 mol CO,达平衡前v正 > v逆
D.恒温恒容下,平衡后向体系内加入少量惰性气体,氯气的浓度不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
|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
|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
|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中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C(OH-)逐渐增大 |
|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 CO32— + 6H2O+6e- |
|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
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食盐水和酚酞的表面皿中,如图所示。最先观察到酚酞变红的现象的区域是( )
| A.II和IV | B.II和III | C.I和IV | D.I和III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 |
甲烷燃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