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杂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分析正确的是
A.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1/4 |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1/8 |
C.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雄果蝇占1/3 |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6 |
有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增加物种的数目 |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
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物数量 | D.限制其演替过程 |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形成的 |
B.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
C.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D.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
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是红藻,直接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 B.温度 | C.海水含盐量 | D.海水含氧量 |
右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速率为0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在d点之后 |
C.阻止蝗虫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