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 |
|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
| 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
| 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
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2)静止的锂核(
)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6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它的速度大小是8.0×106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
①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
②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③此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质量亏损,说明依据。
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A、B是平行正对的金属板,等离子体(电离的气体,由自由电子和阳离子构成,整体呈电中性)从左侧进入,在t时间内有n个自由电子落在B板上,则关于R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A.I= ,从上向下 |
B.I= ,从上向下 |
C.I= ,从下向上 |
D.I= ,从下向上 |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
|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
|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
| D.对应P点,小灯泡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

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υ,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nυS△t | B.nυ△t | C.I△t/e | D.I△t/(Se) |
如图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
A 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少
B 电压表示数减少,电流表示数增大
C 两电表示数都增大
D 两电表示数都减少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 |
|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
| C.电源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
| D.电流做功的快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