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在气圈的流星体,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叫做流星现象。若进入大气层时迎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空气的相对速度更高,摩擦产生的温度也更高,就更亮。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如图所示,如果闯入大气圈的流星体质量、大小和物质组成相似,那么从地球上观察流星较明亮的时间是
| A.上半夜 | B.下半夜 |
| C.午夜时分 | D.无法判断 |
此时图中甲点时间为
| A.3月21日6时 | B.6月22日6时 |
| C.9月23日18时 | D.12月22日18时 |
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54~56题。
①地附近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 B.祁连山 |
| C.昆仑山 | D.天山 |
关于②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 B.水力资源贫乏 |
| C.位于太平洋板块 | D.多火山地震 |
见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小麦输往路线 |
| B.乙—石油输往路线 |
| 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 |
| D.丁—铁矿输往路线 |
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据此完成52~53题。 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 B.以热带气候为主 | C.海洋性强 | D.气候类型单一 |
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地形 | D.洋流 |
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
|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
|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回答49~50题。
| 国家 |
栽培面积(km2) |
产量(t /年) |
| 中国 |
1 340 |
591 |
| 印度 |
408 |
686 |
| 斯里兰卡 |
222 |
207 |
| 印度尼西亚 |
90 |
135 |
| 日本 |
59 |
90 |
| 世界合计 |
2 673 |
2 475 |
该种农作物是
| A.咖啡 | B.甘蔗 | C.茶叶 | D.可可 |
上题所选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 A.需水肥、热量很大 |
| B.耐盐碱、干旱环境 |
| C.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
| D.需充足的热量和静风环境 |
依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回答47~48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
|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
|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
|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
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来源] |
|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
| C.均为雨热同期 |
| 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