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0月23日,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6月3日凌晨4时整,在海南省儋州市(109.5°E,19.5°N)探空火箭发射场,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成功发射。2010年8月,“子午工程”第一次监测到我国上空空间环境对太阳风暴的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子午工程”通过验收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首枚探空气象火箭成功发射时 ( )

A.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1/3
B.伦敦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C.我国科学家正在南极中山站进行科考
D.儋州市已旭日东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长白山 B.秦岭 C.青藏高原 D.南岭

下列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老
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

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吹东北风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④华北出现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读图完成。

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

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分布最为广泛
B.②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软下硬
C.③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D.④景观中的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

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由风力堆积塑造形成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