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种细胞器或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是指生物体内一切膜结构的统称 |
B.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
C.核膜、细胞膜都是生物膜系统 |
D.没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都属于异养型生物 |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
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 )
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
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 |
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
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不会影响到其他若干个物种的进化 |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
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H基因控制,男性中该基因纯合和杂合都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人群中H基因的频率为0.40,在人群随机婚配的情况下,男性患病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分别为( )
A.0.64和0.16 | B.0.40和0.16 |
C.0.40和0.60 | D.0.64和0.46 |
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
B.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
C.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