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研人员为研究土壤pH对粳型杂交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置于pH为4.0、5.0、6.0、7.0和8.0的培养液培养,其它条件适宜;
②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计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的值,结果如下图。

分析回答:
(1)培养水稻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___________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2)测定叶绿素含量前,需要提取叶绿素。提取的方法是:避光条件下,在剪碎的绿叶中加入二氧化硅、____________________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研磨过程中要光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呼吸作用速率时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由图乙可知,水稻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在_______________范围内对水稻的生长影响不大。结合甲图分析,pH的变化主要导致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5)若pH为4.0时,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乙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填字母)。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细胞膜上的 (填字母)相关。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特点。
(3)水分子能以图中 的方式进出细胞,②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需要 这一条件。
(4)图甲中①~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的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问题。
(1)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___________分别切割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进行连接。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组成上还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_____。
(2)体内受精作用进行时防止多精入卵的机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要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的环境,在营养方面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细胞培养需在适宜的理化条件下进行,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其中C0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PCR的反应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整个PCR反应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前者由PCR仪自动控制,后者需靠________来维持。在PCR反应中由于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假设对一个DNA分子进行扩增,第一次扩增时某一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有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不同的占________。
(2)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尝试微生物接种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某一家族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或a)和乙 (基因为B或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Ⅱ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Ⅱ13的性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中的______________。
(4)Ⅱ5和Ⅱ6生出一个患乙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5)Ⅱ7和Ⅱ8生出一个不患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出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正常细菌,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1P的噬菌体有________个。该实验最终有力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2)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细菌。以上实验,经过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最终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图________,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图_________,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图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