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B.常温下,pH =" 6" 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C.电解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产物不同 |
D.将纯水加热,其KW增大而pH不变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方案 |
![]() |
![]() |
![]() |
![]() |
目的 |
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 |
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是乙烯 |
检验乙烯、乙炔混合气中的乙烯 |
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
已知:① 2C(s) + O2(g) = 2CO(g) ΔH=-220 kJ·mol-1
② 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的热量 |
B.H2(g) + 1/2O2(g) ===H2O(g) ΔH=-480 kJ·mol-1 |
C.C(s) + H2O(g) ===CO(g)+H2(g)ΔH=+130 kJ·mol-1 |
D.欲分解2 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的热量 |
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做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的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右图。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 + Al2O3 ="==" 2AlO2- + H2O |
B.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
C.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为:4Al – 12e- + 3O2 ="==" 2Al2O3 |
D.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 + H+ ="==" NH4+ + H2O |
2010年,中国首次应用六炔基苯在铜片表面合成了石墨炔薄膜(其合成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 |
B.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 |
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
D.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 |
用来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 4e- + 2H2O ="==" 4OH- |
B.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备漂白粉: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
C.向Na2SiO3溶液中通过量CO2制备硅酸凝胶: SiO32- + 2CO2 + 2H2O ="==" H2SiO3 + 2HCO3- |
D.溶质物质的量比为1:1的明矾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2SO42- + 2Ba2+ +Al3+ + 4OH- ="==" AlO2- + 2BaSO4↓ + 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