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北京精神对全国文化具有影响带动作用。
材料二:读“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

材料三: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主要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伐下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石料主要来自河北太行山区,这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下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了北京。
(1)材料一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中心。①是我国一条著名的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 。
(2)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读“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我们知道北京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 。
(3)北京春季多沙尘暴天气,其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为了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危害,内蒙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暑假期间,岳阳的小明要去北京游览,结合北京市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小明出发前应做哪些准备?
(5)旱船载石的方法在冬季使用,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冬季农闲时期,人手劳力多
B.冬季降水多,便于行船
C.冬季月平均气温0℃以下,冰雪不易融化
D.冬季风大,顺风顺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国政区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江西省油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某校八(1)班同学开展以“油茶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探究油茶的生长习性

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油茶主产区。下图示意江西省油茶分布。

任务二:分析油茶产业的综合效益

油茶全身都是宝。油茶产业是江西省的林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的林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下图为油茶的相关资料图。

(1)从热量、水分、地形等方面,推测油茶的生长习性。

(2)简述发展油茶产业的意义。(示例:(提示: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小麦喜温凉、耐旱方面考虑)

任务三:为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江西省发展油茶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影响力小;种植油茶投入资金大,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3)请你为江西省油茶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草原、雪山、沙漠等壮美的自然风光,有服饰、歌舞、民居等独特的地方文化。新疆文旅部门以“丝路枢纽,活力新疆”为主题,推出了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新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下图示意暑假某游客旅游路线。

下图为该游客朋友圈截图。

(1)图中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山脉南北两侧。

(2)结合喀什古城传统民居特点,简要归纳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3)通过浏览该游客朋友圈,列举去新疆旅游应携带的物品。

(4)运用图文材料,分析新疆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2000万年前,原本相连的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分离,红海因此诞生。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红海——地中海航线成为印度洋与大西洋间重要的海运通道,相比于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航线,航程缩短了 5500~8000 千米,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欧洲西部发达国家众多,石油需求量大,每年通过上述两条航线大量进口石油。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

(1)简述红海的形成原因,并说出其面积变化趋势。

(2)简析欧洲西部国家从波斯湾地区大量进口石油的原因。

(3)说出与绕道好望角相比,油轮走红海——地中海航线的优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河流水位大福下降,沿岸多地缺水严重。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

(1)描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2)简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

(3)说出此次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4)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旱灾,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不同区域有各具特色的优美风景。暑假,安徽省某中学研学小组对内蒙古自治区甲、乙、丙三地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及景观,图中①②③为研学小组在三个考察地拍摄的典型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发现区域差异是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的前提。研学小组在考察时发现甲、乙、丙三地景观差异明显,照片①、照片③分别拍摄于三个考察地中的___________地、___________地。试分析造成从甲地到丙地景观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

(2)发挥区域优势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研学小组发现某考察地附近草场广布,一望无际,适宜发展___________业(农业部门),该地的传统民居为___________。

(3)技术进步促进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学小组通过调查发现,乙地风力发电量冬季大于夏季,而太阳能发电量夏季大于冬季。该地充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冬夏互补的特点,稳定了区域电力供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简述乙地太阳能发电量夏季大于冬季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