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灭火措施得当且灭火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春游时在野外用水来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实验时酒精灯不小心碰翻,用沙子扑灭,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C.森林大火时,迅速砍掉所有的树木并运走,目的是移除可燃物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两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
(2)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若将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
,此时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6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洁厕灵(盐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钠)清洁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
产生的氯气有毒。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填字母)。
A. | B. | C. | D. |
(2)符号"
"的意义是(答出一条即可)。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等净化操作;要求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4)已知溴元素(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溴原子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5)氯和溴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下图,二者属于同一(填"周期"或"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和"→"表示)。
如图所示,
、
、
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时,
、
、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2)
℃时,将20
物质投入100
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将 和 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 ℃,析出的晶体含有 和 |
B. | 从混有少量 的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 ,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
C. |
℃时,将 、 、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 |
D. | ℃时,欲用 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 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
(4)如图所示,向放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
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
(1)若
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则该单质是。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若
,
元素与下列(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若
,
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