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 A.①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 |
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
|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
“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其作用与右图中所示箭头有关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下列各题。
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08年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图地区部分国家大使论坛,其目的是促进中国和该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中国企业开拓该地区市场,以经贸活动为切入点,促进中国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为我国宝钢提供大量原料的国家是
| A.甲国 | B.乙国 |
| C.丙国 | D.丁国 |
甲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 B.灌溉农业 | C.乳畜业 | D.水稻种植业 |
下表为四个国家2007年能源消费情况。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上表数据表明
|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
|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
|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
|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
|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
|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 |
|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
| C.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
| D.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美国本土 |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
|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D.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 B.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
| C.充足的劳动力 | D.便捷的交通运输 |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日最可能在
| A.2月 | B.4月 | C.10月 | D.5月 |
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 A.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
| 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
| C.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干燥 |
| 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