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东北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其中,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图中C、D两地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
①C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理由是
②D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理由是

图a为“甲、乙、丙三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亚洲的半岛,丙地位于半岛。
(2)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气候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阅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_。(4分)
(2)图中A、B、C、D、E五条河流中,不会出现凌汛的是;(1分) A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
。(2分)
(3)H半岛是半岛,(1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2分)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地形部位名称,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米以上。
(2)李村在王村的方向。
(3)在①一⑤中,可能有温泉出现的是
(4)D地区为地形区,理由是
(5)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原因是

读“四种气候类型直方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3中的风向判断,图示是 半球 季。

(2)根据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图13中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写代表字母)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4图中的 图,其名称是
特点是
(4)乙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5)C、D同为30°N——40°N之间的大陆,但气候类型却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