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下面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下图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局部图和德国鲁尔区图”, 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初期,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煤炭丰富 | B.水能丰富 |
C.铁矿丰富 | D.海陆交通便利 |
在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①原料指向型产业②动力指向型产业③劳动密集型产业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
A.水资源综合开发 | B.林产品的综合利用 |
C.大力发展畜牧业 | D.优先发展高能耗工业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洞庭湖面积变化图,洞庭湖的这种变化最不可能导致的是
A.调蓄洪水的能力增强 | B.提供的农副产品减少 |
C.航运能力下降 | D.生物多样性受损 |
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实行清洁生产 |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
C.发展循环经济 | D.伏季休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