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沿106.5° 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①地

A.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B.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海拔较高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北坡海拔2100米处 B.海拔2500米处
C.南坡海拔2200米处 D.海拔2900米处

图中③地的气温年较差最接近

A.30℃ B.25℃
C.20℃ D.15℃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各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日本新舄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各题。
地震

A.不属于地质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自然灾害 D.不属于自然异变

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B.震源浅
C.震源深 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下图是“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完成各题。

A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A.4°C B.5°C C.2°C D.0°C

B地所在省区不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干旱 C.风暴潮 D.地震

联合国宣布2004年为“国际大米年”。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的稻田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三角洲 B.湄南河三角洲
C.伊洛瓦底江平原 D.红河三角洲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各题。

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在图甲的基础上制作图乙,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RS和GP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