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单位:℃),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获取该城市1978年~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RS |
| C.GIS | D.PS |
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温度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 A.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 | B.中心区常住居民的人口密度降低 |
| C.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 | D.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 |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
| C.全球无大气运动现象 |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
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铁矿②地热③石油④天然气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12小时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造成白昼时间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当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8时18分 | B.9时8分 | C.10时28分 | D.11时1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