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读下面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

(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

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

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
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
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

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健全社会监管机制②加大科技投入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图中28°C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C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图中甲图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乙图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

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D.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

A.移动沙丘 B.喀斯特地形
C.冲积平原 D.盆地地形

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交通 C.光照 D.政策

图示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矿物丰富 B.高原地形
C.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D.纬度较低

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冬季风 B.地势 C.天气 D.纬度

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 ②有凌汛现象 ③地势低平 ④河网稠密 ⑤夏秋雨多 ⑥地下有永久冻土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