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TP/ (mg.L-1)与降水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的差异。
(2)简析农田河流磷浓度的变化原因。
【环境保护】 (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月3日,北京遭遇今年首次雾霾,最高温度8℃,;中国环境保护部9时发布: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186,Pm2.5指数为:142,为中度污染天气。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冬季滑雪比赛.下图为索契地理位置及索契的气候资料图。
索契是俄罗斯著名旅游胜地,结合图中信息说明此地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地形图。
材料二:霍巴特是澳大利亚南极科考母港,海风拂面,碧波荡漾,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首府和港口,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始建于1803年,是澳大利亚仅次于悉尼的第二个古老的城市。位于特文河上,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一个极好的受保护深水港。
(1)说明霍巴特成为著名港口的原因。
(2)分析塔斯马尼亚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3)指出其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首钢的冶炼部分已经全部从北京搬迁至位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仍留在北京。
(1)简述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2)指出海水淡化厂在曹妃甸工业区中的作用,并说明曹妃甸形成工业集聚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环境保护】 (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受长江九江段水位低、江西省境内五河支流来水锐减和久旱少雨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生长以及候鸟越冬及航运等造成不利影响。2015年1月5日上午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下降为7.96米,跌破8米关口,整个鄱阳湖水体面积缩小到丰水期的十分之一,建于明代的近400岁“千眼”古石桥再度浮出水面。(如下图)
说明鄱阳湖水位下降的自然原因以及带来的不利影响。(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