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当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面对“客观实在”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 B.是人类社会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 C.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 D.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
2015年10月10日-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D.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推动人类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实现了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②实现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5年4月20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翔海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国哲学的时代使命》,文章指出“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普遍的发展潮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基于自身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精神特质,中国哲学将在成就更为合理的现代化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材料主要体现了()。
| A.中国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华 |
| B.中国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
| C.现代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
| D.与时代相结合的中国哲学能够指明社会前进方向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同点是()。
①二者都具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②二者都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局限性
③二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④二者都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