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这个春天里,我倚窗独坐,手握一卷诗书,静静品读,摒弃俗世中的喧xiāo ⑴, 除去俗世中的浊气,让一颗浮zào ⑵的心片刻间沉静下来,在淡淡的春的花语中,将思绪汇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蜿yán ⑶流过我那将要干hé ⑷的心田。
请读下面的语句,解释划线的词语,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是zhǐ 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 废,就好了。
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
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
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
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 。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
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你只修改病句。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
(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在第一个横线上填上一个字,使每项成为一个成语;接着在第二个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
(1)惟妙惟 ( )
(2)不 ( )无术
(3)相形见 ( )
(4)不 ( )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