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以来,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某校高二某班同学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
情境:同学们通过新闻了解到,2008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一年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从“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保增长、控物价”,再进一步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特别是11月份以后,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4万亿元投资安排,从解决企业困难到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到调整部分产品关税,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燃油税费改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问题: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到2009年底,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都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而且中国银行也继中国建设银行之后成功在香港上市。上述材料说明
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②股份制可 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③实行股份制是搞好国有商业银行等企业的惟一形式
④只要对金融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就能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9年10月16日,11届全运会在济南开幕。
材料一、全运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在筹办期,由于全运场馆和其他基础建设投资的大幅增长,经济发展相当强劲;在全运期间,随着人流大量涌入,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也因此生机勃勃。但是在后全运阶段,主办城市经济却常常出现衰退,步入低谷。
(1) 根据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避免出现现这种衰退提几条建议?(10分)
材料二,场馆设计:济南市对场馆建设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确保满足全运会赛事需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全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三是尽量采用临时设施,减少新建场馆,避免闲置。
(2) 全运场馆设计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10分)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国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宏观经济政策多次调整.
年初,经济过热苗头显现,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双防”成为首要调控任务,即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年中,GDP增幅回落,物价压力稍缓,宏观调控任务调整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年末,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一年三变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牌运营使用费1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出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消了该文件 ,退还了司机的欠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市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10分)
(2)你认为我国政府怎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20分)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争论的导火索是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08年参加了高考,虽然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但仍然因清华大学承诺对其降60分调档而录取。自主招生考生一般可加20分参加录取排序,破格获加60分全国较少见。新闻甫出,引起一片哗然。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高校自主招生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