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下午,盐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第46次工作例会举行,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大市区营造更加浓烈的创卫氛围,实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面貌的全面提升,为实现2014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如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讨论。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参与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同学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应该是一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城市。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第二组同学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应该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城市。要增强对创新要素、高端产业、领军人才的集聚能力,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功能升级,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结合教材内容,帮助第二小组同学找出他们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
第三组同学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应该是一个文明的城市。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城,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我们中学生也应在与社会的交融中塑造与强化自身的素质。
(3)请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提高素质,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至少回答3点,共3分)
(4)李明同学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持人,在活动结束后准备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参与本次讨论的感悟,请你帮他完成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去王家村采访考察,记录了以下镜头:
镜头一:村主任说:“去年俺村发展了农家乐生态旅游,聘请技术员开发了冬暖式大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经济效益可观,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村容村貌实现了净化、绿化和亮化。”
镜头二:村务公开栏里公示着新当选的村委会和民主议事会成员名单。很多村民边看边说:“这些人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信得过的当家人!”
镜头三:文化大院的墙上张贴着“八荣八耻”宣传画,“好婆媳”上了光荣榜,网页上致富信息频频闪动,唱京剧的、拉二胡的、扭秧歌的热热闹闹……
镜头四:一个村民高兴地说:“如今,俺得到的实惠可多了:农业税免了,娃娃上学也不交学杂费了,看病花的钱也可以报销一部分了。”
看到这一派和谐景象,小组成员都思绪万千……。
(1)列举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要求回答两点,共4分)
(2)说出我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要求回答两点,共4分)。
(3)从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启示?
流行文化有极大的渗透力,对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不可避免地进入中学校园。各种各样的赶时髦、追星潮流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对社会流行不能简单地统统否定,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有所取舍,避免狂热,保持适度。为此,八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了一些问题的讨论。下面,请你分析:
(1)当今社会上还有哪些流行现象或流行事物?
(2)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认为盲目追星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有些父母认为,当今社会这么复杂,如果孩子不在父母监控的范围内,父母会很担心。因此,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未成年的孩子和父母不应该有秘密,应该做个“水晶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春秘密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请阐述你的理解。
(2)你认为我们和父母之间该不该拥有一些自己的秘密?为什么?
在一次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
小明想其他人都怎么能和我比,冠军一定是我的!
小华虽有点紧张,但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会取得好成绩的。
小平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我声音小,胆子也小,肯定不行,其他人多优秀啊,我一定不行。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他们三个人的心理活动?
(2)三个人当中,谁最可能成为胜利者?为什么?
薛彪是家里的独生子,奶奶疼孙子,对他百依百顺。父母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因此,薛彪就放任自流。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缺少的关爱,对薛彪的零花钱从不约束,使他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他特羡慕港台电影中黑社会老大的样子,认为那才叫“酷”。在学校里他被同学们前呼后拥,他也做起了老大;在社会上,他和那些无业小青年整天泡在一起,上网聊天、玩游戏,跟他们学会了抽烟、喝酒,还经常旷课、留宿在“哥们儿”家中。奶奶劝他,他不听;老师找他做工作,他当成耳旁风。有一次,他认为一位同学斜眼瞪了他一眼,就叫来他的“哥们儿”,对那位同学一顿毒打,把那位同学打得住进了医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在薛彪身上,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2)请你分析薛彪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3)薛彪的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