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矛和盾的集合》,回答下面的问题。
发明家手持(chí)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bān)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 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zhuō)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wō)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lǚ)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tǎn)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小洞 ( )坦克
( )轮子 ( )履带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安全( ) 胜利( ) 进攻( )
(3)文中有不少用得好的词语,如:“左抵右挡”……
我要把它们写下来________
我还能另外写几个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___”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我还能仿写一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矛能 ,不能 。
盾能 ,不能 。
坦克既能 ,又能 。
(6)人们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集合了某些事物的长处呢?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 )
(7)看了短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课内阅读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该、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留)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列、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遥)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我会从文中找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慢慢()反义词:慌张()
(3)同学们一共给了英子_________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为____________而响起,第二次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再次响起。
(4)文中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句子,请你把其中一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感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小青蛙。心里不由得暗想:要能捉到一只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
第二天,我在田沟里发现了另一只小青蛙,就悄悄蹲下身子,蹑手蹑脚地挪动脚步,猛地朝前一扑,伸手一捉,就抓住了小青蛙的后脚。我心里就特别高兴了。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
回到家里,我用一根细绳拴住青蛙的后腿,把它放在装满清水的木盆里。
青蛙一下水,就快乐地游起来,看上去真像个“游泳健将”。
我正玩得高兴,舅舅回来了。他看我捉了青蛙,就说:“青蛙是益虫,快放了它吧!”我低头不语。舅舅又说:“你想想看,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损失多大呀!”
没等舅舅说完,。
(1)给本文加上一个题目。( 2分)
(2)用“——”划出文中描写小青蛙外形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用“”划出一个比喻句。( 2分)
我喜欢的句子
原因
(3)写出短文中三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
(4)跟青蛙玩得高兴时,舅舅教育了我。我听了他的话以后,我会怎样做
你根据故事的发展,把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章后面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课内阅读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该、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留)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列、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遥)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我会从文中找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慢慢() 突然()反义词:慌张()短暂()
(3)同学们一共给了英子_________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为____________而响起,第二次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再次响起。
(4)文中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句子,请你把其中一句抄下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感动的原因是:
(5)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短文、做练习。
_____和_____
四川乐山有座大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了。它的一个脚趾头上可以站好几个人。由此可见这座大佛是多么大了。
一天 一个在佛下 头向上望去惊讶地叹道
喔 人和大佛比起来 人是太渺小了
忽然听见大佛说话了:“你说人渺小?不,我的形象虽然高大,却是人塑造出来的啊!所以人是最伟大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千百万人团结在一起,就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了。我真羡慕人,假如我能变成真正的人那多好啊!”
(1)认真读短文,把文章题目补充完整。
(2)给文章的第2、3自然段加上标点。
(3)第1自然段共有____ 句话,主要讲
(4)结合短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打“√”。
“喔”表示的语气是:①奇怪、怀疑()
②惊讶、赞叹()
“涉小”的意思是:①指人长得小,不高大。()
②对人轻视,小看。()
(5)“羡慕”的意思是看了喜爱,想照着做或希望得到。文章中的大佛羡慕的是________,因为
(6)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画上“√”
这篇短文主要讲:
①大佛大,人小。()
②讲大佛的力量小,人的力量大。()
③讲人是最伟大的,只要团结起来就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课外类文阅读。
为了妹妹
一位小男孩的妹妹生病需要输血,小男孩在两年前曾得过同样的病,后来被治愈了,而妹妹康复( )的唯一机会,是获得曾患过同样疾( )病后痊愈的人的血( )液。由于两个孩子的血液同属某一特别的血型,小男孩便成了最理想的捐血人选。
“你愿意捐血给玛莉吗?”医生问。
詹尼犹豫着,他的嘴唇开始颤( )抖,然后微笑说:“没问题,为了妹妹。”
护士把针头插进他的手臂,詹尼的微笑逐渐消失,他看着血液流过管子。当可怕的煎熬接近结束时,詹尼有点颤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医生,我什么时候会死?”
医生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詹尼起初的犹豫和颤抖,是因为他以为捐血会牺牲生命,而在那一瞬间,他已作出了重大的决定。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为加点字注音。
(2)短文中的小男孩指__________,妹妹指__________________。
(3)当医生问詹尼“你愿意捐血给玛莉吗”时,他的犹豫与嘴唇颤抖是因为( )。
A.他以为自己会死 B.他认为不值得 C.他怕疼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短文中的小男孩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