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
C.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
D.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 B.有线电报 | C.无线电报 | D.广播电台 |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
A.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B.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
C.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
D.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 |
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重视经验积累 | B.重视定量分析 | C.重视科学实验 | D.直接服务生活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昆曲 | B.乐舞 | C.元杂剧 | D.京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