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使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绝路逢生,而且使资本积累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也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增长,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人类进入哪一“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可以乘坐哪两种新式交通工具?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爱因斯坦提到的这些创造性发明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他认为“创造性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有共产党员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依据材料二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图4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国共合作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
——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
(2)材料一中“何日幸圆明园?”、“五十失琉球”分别影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据中国《财经网》2012年8月20日报道,自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后,国内多城市爆发反日游行,日系汽车被砸。
(3)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是一种什么行为?你赞同上述砸车行为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4)近代史上中国领土主权屡屡丧失,根源在哪里?据此并综上所述,对于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你有什么认识?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5 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日本战败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 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这是日本战后尽快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最主要因素。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英国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
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4)“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两例并说明各是怎样解决的。
(5)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简述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图一图二
材料二: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哪项技术创新有直接关系?请写出促使材料一中的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2)请你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