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方,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河水泛滥,下游低洼地区不宜耕作。在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弃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断北移。图甲示意两河流域,图乙为巴格达的气候资料。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形成过程。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古文明的条件。
(4)分析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土地弃耕,文明中心北移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z,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mm/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2: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材料3:A城市水文站的河断流统计表

(1)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
(2)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_。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16日国际温室气体减量协议《京都议定书》生效满4周年。《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
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200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其采暖耗能减少了________和________。
(2)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俄罗斯 C.美国 D.法国

(4)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气形势由甲图变为乙图后,描述山东半岛风向的变化情况。
(2)甲图中A处表示锋线,可能形成锋面,预测未来几天B处天气变化特点。
(3)乙图中最可能处于阴雨天气的是()

A.山东半岛 B.朝鲜半岛
C.日本九州岛 D.台湾岛

(4)进入2010年以来,新疆暴雪频发,分析暴雪给当地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左图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此时,④地区气候的特点是;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4)图中,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5)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渔场,形成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