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CaCl2溶液可区别Na2C03和NaHCO3溶液 |
| B.用CC14萃取碘水中的碘 |
| C.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02中的HCI |
| D.检验未知溶液是否含S042-,可先加氯化钡,再加稀盐酸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
|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
|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
|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
浓度为2mol/L的氢溴酸溶液VL,欲使其浓度变为4mol/L,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通入标况下的HBr气体44.8L |
| B.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L |
| C.蒸发掉0.5VL水 |
| D.加入10mol/L氢溴酸0.6VL,再将溶液稀释至2V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