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
B.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
C.升髙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
D.当V正(N2):V 正(H2)=1:3时,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 |
某温度下 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O.25"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H2 (g)、 I2 (g),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相同 |
B.平衡时乙中I2的转化率小于40% |
C.平衡时乙中c(HI)比甲中的2倍大 |
D.反应平衡时,丙中气体颜色最深,乙中气体颜色最浅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10的含苯环的烯烃(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6种 |
B.芥子醇(![]() |
C.实验室制乙烯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说明一定生成了乙烯 |
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不一定属于醛类 |
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同样是在氯气中点燃,铁少量生成的是氯化铁,过量时则生成氯化亚铁 |
B.同样是试纸检测,检验气体需要润湿,检验溶液时则一般不能润湿 |
C.同样是配制溶液,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使用烧杯,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则还需要容量瓶 |
D.同样是浓溶液(设其质量分数为ω )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的浓度大于 0.5ω ,氨水的则小于 0.5ω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设“此”为电解质,“彼”为非电解质,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非此即彼的; |
B.不是所有反应,都遵循由强(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等)制弱(如弱酸、弱碱、弱氧化剂 或弱还原剂等)的规律; |
C.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反应都一定是焓减的过程; |
D.在迄今发现的元素中,不一定所有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都满足条件‘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其周期序数’ |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X |
||
Y |
||
Z |
A.X,Y,Z中X的单质最稳定
B.Y的氢化物为HY
C.X能生成HXO
D.能发生Cl2+H2Z=Z+2HCl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