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Fe粉与水蒸气加热,产生气体通入肥皂水冒泡 |
反应生成H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D |
将某未知溶液作焰色反应来鉴定所含金属元素,肉眼直接观察到黄色火焰 |
溶液中含钠元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钾元素 |
下列反应中,划线元素被还原的是
A.2H2S+SO2=3S↓+2H2O |
B.Zn +CuSO4=Cu+ZnSO4 |
C.KClO3+6HCl=KCl+3Cl2↑+H2O |
D.2FeCl2+Cl2=2FeCl3 |
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NiOOH + MH,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Ni(OH)2 + 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 +OH- |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 |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
如图表示反应M(g)+P(g)nQ(g)的平衡体系中,Q的物质的量浓度c(Q)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分析上图,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状态与C状态的化学反应速率比较为v(A)<v(C)
C.在T 1、D状态时,v正<v逆
D.在T2、B状态时,改变体积始终有v正=v逆,则n=2
相同温度下,容积均恒为2L的甲、乙、丙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1>Q3>Q2 =78.8kJ |
B.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K=2 |
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将大于50% |
D.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1/(5t) mol/(L·min) |
在相同容积的4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一种可逆反应,2A(g)+B(g) 3C(g)+2D(g),起始时4个容器所盛A、B的量如下表所示: 各容器所盛物质的量
容器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2mol |
1mol |
2mol |
1mol |
B |
1mol |
1mol |
2mol |
2mol |
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4个容器中A或B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
A.A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B.A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
C.B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D.B的转化率为:丁>丙>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