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标上标出由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构成的12个点,把这些点按月顺序连接起来,这样绘出的多角形图称为温湿年变化图。图中温度年变化最大的是
A.喀土穆 | B.安卡拉 |
C.火奴鲁鲁 | D.巴黎 |
关于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12月温度最高的是火奴鲁鲁 |
B.安卡拉每个月的相对湿度都比喀土穆高 |
C.喀土穆属于温带气候类型 |
D.巴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最显著 |
蜡实蝇生活的最适宜温湿范围是16~32℃和75~85%之间,图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则该图表明
A.火奴鲁鲁全年温度、湿度都最适宜蜡实蝇生长 |
B.巴黎较冷的6个月对蜡实蝇生长不利,但未超过其可耐受限度 |
C.喀土穆因为太热使蜡实蝇有9个月无法生存 |
D.安卡拉全年都可生长蜡实蝇 |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调研。读图,回答。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 B.电子制造业 | C.服装制造业 | D.黑色金属冶炼业 |
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 B.自然资源因素 | C.劳动力因素 | D.市场因素 |
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 B.南水北调 | C.人口迁移 | D.西气东输 |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3—4题。
地貌类型比例
地貌类型 |
占土地 面积比例 |
海拔 |
粮食作物 |
平原 |
20% |
<200m[ |
水稻 |
丘陵 |
60% |
200—500 m |
水稻、冬小麦 |
中、低山 |
15% |
500—3000m |
春小麦、马铃薯 |
高山 |
5% |
>3000m |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自然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的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酸雨![]()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水土流失 |
下图左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右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左图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
C.城乡差距扩大 |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右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左图中的
A.B—C时段 | B.C—D时段 | C.D—E时段 | D.E—F时段 |
右图中大圆为晨昏线。P点线速度为0㎞/h,且向周围的方向都是南,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10~11题。图中C点纬度可能为()
A.69°N | B.71°S | C.65°S | D.60°N |
此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8时 | B.11日16时 | C.12日20时 | D.11日8时 |
下表为我国四个直辖市气候资料。读下表,回答8~9题。
城市 |
夏季降水量(mm) |
冬季降水量(mm) |
七月平均气温(℃) |
一月平均气温(℃) |
① |
420 |
140 |
26 |
3 |
② |
450 |
30 |
25 |
-5 |
③ |
420 |
60 |
23 |
-4 |
④ |
420 |
50 |
28 |
8 |
城市③比城市②的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近 | B.纬度低 | C.地势低 | D.人类活动影响 |
与城市①相比,城市④()
A.纬度低,所以各月平均气温较高 | B.距海近,所以气温年较差小 |
C.地势低,所以气温较高 | D.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