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发射该飞行试验器时,上海当天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A.满月 | B.上弦月 |
C.新月 | D.下弦月 |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重要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
A.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
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
C.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突出 |
D.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
飞行试验器上的传感器在太空关注地球时的正确描述是
A.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相同 |
B.在地球的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逆时针旋转 |
C.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太阳日 |
D.地球自转是绕地轴做旋转运动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读“区域经纬网分布示意图”(图2),判断3~4题。当图中气压中心强烈发展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连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B.甲地北部山区此时雪线高度为一年中最低 |
C.北印度洋一艘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
D.甲农业区可能遭受台风的影响 |
有关图中甲乙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商品谷物农业区 |
B.甲地复种指数低于乙地,单产高于乙地 |
C.冬小麦是乙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
D.水旱灾害是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
图1示意我国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第1~2题。2000~2050年,我国
A.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提高 |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数量逐年减少 |
C.老年劳动力人口数量波状上升 |
D.2040~2050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
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四十年我国
A.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读图回答10~11题。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
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两倍 | D.三倍 |
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回答7~9题。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A.海上高于陆地 |
B.陆地高于海上 |
C.海上陆上相同 |
D.无法判定 |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
A.陆地向上增速快 | B.海洋向上增速快 |
C.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 | D.40米高度以上陆上增速快 |
关于海上和陆上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差距由地面向高空增大 | B.风速差距由海面向高空增大 |
C.近地面增速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 D.海上增速小是海浪阻力造成的 |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 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为变质作用 | B.N发生在F之后 |
C.M的形成于②无关 | D.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