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相应的实验事实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中和:Ba2++OH-+H+十SO42-= BaSO4↓+H2O |
B.测得0.1 mol/L氨水中C(OH-)为10-3 mol/L: NH3·H2O![]() |
C.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出现白色沉淀:2AlO2-+ CO2 + 3H2O = 2Al(OH)3↓ + CO32- |
D.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2HCO3-+ Ca2+ + 2OH- = CaCO3↓+ CO32-+2H2O |
在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Cl2的容器质量为74.6 g,若改充氮气,其质量为66 g,则容器充满SO2气体时的质量为()
A.64.8 g | B.73.2 g | C.68.6 g | D.75.8 g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镁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B.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高于试管底 |
C.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0.2NA个OH— 离子 |
D.1.2克CH4所含有的共价键数与0.1 mol NH3所含的共价键数相同 |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①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②根据是否仅含一种元素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
④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本质区别水溶液中导电性强弱
⑤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⑥MgO、Na2O2、CuO、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A.①②④ | B.③⑤⑥ | C.④⑤ | D.全部错误 |
下列表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
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分液 |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中混杂的NaCl |
重结晶 |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
蒸馏 |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
实验室有五个药品柜,已经存放的药品如下表:
甲柜 |
乙柜 |
丙柜 |
丁柜 |
戊柜 |
盐酸、硫酸 |
烧碱、氢氧化钡 |
硫、红磷 |
铜、锌 |
碳酸钠、硝酸钾 |
现在新购进硝酸、苛性钾、碘和硝酸银溶液,下列对其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装进棕色细口瓶放在甲柜 B.苛性钾固体用磨口玻璃塞广口瓶放在乙柜
C.碘单质用广口瓶装放在丙柜 D.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磨口细口瓶放在戊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