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文化区 | B.住宅区、行政区 |
C.住宅区、商业区 | D.行政区、文化区 |
城市在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会充分考虑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
A.巴西东南部 | B.我国东部沿海 |
C.印度半岛 |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
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受污染 |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了交通拥堵 |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
图6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7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14题。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 | B.受暖流影响 |
C.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 D.受陆地影响 |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图5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0~12题。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 B.印度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 B.冷锋缓慢过境 |
C.反气旋缓慢过境 | D.暖锋缓慢过境 |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4所示。据此完成7~9题。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 B.12℃ | C.16℃ | D.18℃ |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 B.8日22时左右 |
C.9日15时左右 | D.9日18时左右 |
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第6题。
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
图2为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读图,完成4~5题。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地势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