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
若此图表示某海域常年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则
A.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夏季小于冬季
B.在d洋流流经的海域往往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
C.c洋流具有暖流的性质
D.该大洋环流在各大洋中均有分布
若此图表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其中d为位于a 北方的下沉气流,那么
A.该环流圈对亚欧、北美气候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B.b处近地面气压低于高空
C.a处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小于c风向
D.d处空气因动力原因而下沉
分析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表,回答:
| 1995年 |
2004年 |
|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
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 |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
| 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
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 |
| 文化生活单调 |
“渔村一日游”十分火爆 |
| 外出打工者多 |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 |
| 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
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 |
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变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D.人们观念的改变
目前,该乡的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A.自给农业 B.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 D.迁移农业
该地区利用水库营造湖岛风光,发展旅游业,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
A.多样性 B.地域性 C.非凡性 D.可变异性
该地区今后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B.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在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的基础上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C.禁止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D.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下图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和河流R的纵剖面图。据此回答:

该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海水侵蚀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A.夏季降水 B.湖泊水 C.深层地下水 D.积雪融水
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中上游地区植被的破坏 B.臭氧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下图为“世界铁路大陆桥示意图”,关于①②③三图“大陆桥”联结的各大城市,其共同之处有
| A.“大陆桥”东端的城市都是本国首都 |
| B.“大陆桥”东端的城市位于大河冲积平原上 |
| C.“大陆桥”西端的城市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 |
| D.①②两图“大陆桥”西端的城市都会受到附近海域寒流的影响 |
根据下面材料内容,回答: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DOME-A)的最高点。该地点位于: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3时16分,考察队12名勇士站在这一点上,插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国人成功踏上了DOME-A的最高点。
材料二:南极地区图
当考察队员在DOME-A处插上五星红旗后,旗帜飘扬的方向是
A. 朝西南方向 B.朝西北方向 C.朝东北方向 D.朝正北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位于DOME-A点的东南方
C.该季节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端温和多雨
D.该季节赞比西河正处于丰水季节
下列有关计算正确的是
A.此时华盛顿(西五区)时间为2005年1月17日14时
B.此时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地区已进入2005年1月18日
C.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09oW
D.此时地球上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理坐标为(0o、161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