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小明日记中记录的生活片断,请你回答小明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
日记一:×年×月×日 晴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堂班会课,班主任老师要求我们班要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班集体呢?
日记二:×年×月×日 阴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视频:小象说“妈妈,我长牙了,你不为我高兴吗…… ”象妈妈却哭了。人类的贪婪购买,已夺去上百万头大象的生命。我要大声地对人类疾呼……
(2)我们要对人类说什么?
日记三:×年×月×日 阴
今天小江没有来上学,他都请了好几天假了,据说是因为脸了长了好多青春痘,他不愿意出门。明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去看他。我要好好想想,明天去看他该说什么呢?
(3)你认为针对小江的情况小明该说些什么?
日记四:×年×月×日 阴
今天我与同桌闹了点小矛盾,情绪很是不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还生气地把椅子摔得震天响,老师严肃地批评了我。
(4)老师为什么批评小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学会调控情绪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化一农民纷纷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温州形成了千家万户家庭企业,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至1985年,全市共有农村家庭工厂10.7万个。
变化二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农民不断开拓创新,,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温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突破千元到2002年突破五千,再到2009年的突破万元。短短十几年,实现了三次飞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个体、私营经济均属于哪一种所有制经济?现阶段,国家对这种所有制经济采取怎样的政策?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为我们绘就民富蓝图: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了什么?(6分)
(2)面对“十二五”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请说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8分)

小玲上初中后,感觉妈妈一天到晚总是莫名其妙地打量着她。有一天傍晚回家,小玲竟发现妈妈躲在她的房间里,偷看她藏在抽屉里的日记本。小玲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把自己的东西全都锁在自己的衣柜里。中午吃饭时,妈妈陪着笑脸说:“小玲,妈没别的意思,就是现在社会太复杂,怕你出事,女孩子吗嘛,要懂得保护自己,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妈,你说什么呢?”小玲大叫起来,“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就知道你们那个时候,怎么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成天疑神疑鬼的,连我打个电话都要刨根问底。”
(1)如何看待小玲的行为?
(2)从女儿和妈妈两个角度,分析小玲与母亲产生矛盾的原因。
(3)小玲应如何化解与母亲的冲突呢?
(4)虽然有时父母管教的方式有些欠妥,但他们终日为家庭、为我们操劳,面对他们,我们该怎么做呢?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有专家评论指出,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明确,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将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
(1)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宏伟蓝图目前遭遇了哪些短板?
(2)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3)请你分析: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人民生活指标。
(4)请你辨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共同理想已实现,艰苦奋斗已过时。

2010年4月19日,几名战士在整理玉树地震中遇难者的遗体,士兵李武等负责维持秩序。这时,一名十来岁的小姑娘看到即将下葬的亲人,悲痛万分,抓起李武的胳膊,猛地咬了一口。看到对方没有反应,她拔出衣服上的一枚3厘米长的胸针扎入李武的手臂。但李武依然默默不语。他事后说,“真正痛的不在手臂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这位小姑娘宣泄情绪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2)请你说出三种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