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为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领导人举行欢迎晚宴时说:“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APEC蓝,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1)保持‘APEC蓝’,国家应该坚持什么国策和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保持‘APEC蓝’,从我做起。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哪些?此外,请你向排 放废气的企业提出好的建议。
今天,我们居住的地球越来越像个小村落,在地球村里的生活既充满希望和机遇,又充满危机和挑战。
(1)造成“我们居住的地球越来越像个小村落”的原因有哪些?
(2)地球村里的生活充满“希望和机遇”表现在哪些方面?“危机和挑战”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度,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材料二:1949年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466亿元,而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6.9万亿元;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近108倍。但是,按世界银行标准计算,中国农村大约有10%的人口仍处于贫困之中。由于经济转型和体制变革的影响,还出现了新的城市贫困群体,贫困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华各族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还处于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为实现这一历史阶段的共同目标,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针对日本对我国钓鱼岛领土主权的疯狂挑衅和美国对日本行为的“袒护”,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明确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必要时我们将以武力捍卫领土主权。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日美的行为”反映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3)在保钓行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材料一:班主任刘老师知道郝琳家中非常困难,就写了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为郝琳捐款,还请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进行拍摄,这让郝琳非常反感。
材料二:南京某男子,因搀扶摔倒地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后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该男子被判赔4万余元。判决书称“如果不是该男子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舆论哗然啊,有人将其称为现代版的《农夫与蛇》。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上述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
上课时,小明不专心听讲,主动去和前后桌同学讲话。有的同学小声地应和桌他。小明的举动被老师看在眼里,点名严厉批评了他,小明很是不服气,心理想着:为什么只批评我一个人?真是不公平?
(1)你认为老师的做法公平吗?为什么?
(2)面对这种情况,小明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