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0日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全面阐述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实践成就。“一国两制”实践17年来,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1)联系材料,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材料二:今年是中央实施对口援藏工作20周年,也是广东对口支援林芝地区20周年。20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对口支援西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广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谋划和推动,先后派出7批援藏工作队共278名援藏干部,投入援建资金34.6亿元,开展援建项目943个,从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方面对对口援建的林芝地区进行支援,为促进林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努力。
(2)广东对口支援林芝地区的重要意义。
分析下列情景,回答问题:
吕小兰是某校八年级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她家住偏远农村,那里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她父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要她辍学打工,吕小兰被迫离开学校到浙江打工挣钱。阅读上述材料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吕小兰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至少写出二部法律名称
⑵假若你就是吕小兰的同班同学,为帮助她重返校园,你觉得应该怎样说服她的父母?
材料:由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举办的法律知识讲座会上,服刑少年阳某和学生代表李聪分别进行了发言。
阳某的忠告:同学们,千万不要登陆不健康的网站和沾染黄、赌、毒,是黄赌毒害了我,使我痛不欲生,请你们以我为戒。
李聪的感悟:同学们,不良诱惑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从此次讲座开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远离不良诱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人。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阳某的忠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假如你是讲座现场的一员,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以怎样的行动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们迎来了共和国65周年华诞。6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华彩乐章。
【富强中国·屹立东方】这是从小到大的65年:中国经济总量由“微不足道”到世界第二,2013年的经济增量已相当于1994年的经济总量……这是从弱到强的65年: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经济陷于停滞的农业和手工业国家,稳坐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头把交椅,并实现了“蛟龙深潜”“嫦娥探月”……这是从穷到富的65年:从温饱不足到整体小康,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75岁……
(1)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的这句话,显示了党和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环境立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基本理念、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
(2)这些说明了什么?
【法治中国·国泰民安】2014年9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部。放开“单独二孩”、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八大以来,每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都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表决,都提前对所涉及的现行法律作出修改完善,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3)从中你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认识?
【幸福中国·温暖民心】65年来,党和政府将目光瞄准百姓生活的薄弱环节,织就社会保障安全网。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百姓心里越来越踏实。
(4)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1)我国开展上述活动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学校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一:由于不满隔壁工厂的噪声和粉尘污染问题,家住山东潍坊市的王先生开始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收效却十分有限。自学了两年法律的王先生以环保投诉未答复为由,将潍坊市环保局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王先生胜诉。不过,王先生说,他的法律维权之路还远远没有终止。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深圳南山区某医院门诊大楼发生一起火灾。警方调查发现,纵火者为十年前在该医院做牙的患者郑某。郑某认为做牙后效果不好,做完牙后一直痛,产生报复心理。郑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
(1)通过对材料中王先生与郑某结果的对比,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郑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