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台风、矿难、雪灾到地震的挑战,我国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在一次次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 )
| A.人们不能认识客观事物 |
| B.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
| C.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
| D.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
约翰·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外部经验和内省的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
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
|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
|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 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
| 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
中国两位科学家朱熹平和曹小东,在美、俄数学家取得关键突破的基础上,解决了数学界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问题。庞加莱猜想从提出到被确认为真理,检验它的标准是( )
| A.实践 |
| B.科学理论 |
| C.科学实验 |
| D.多数人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