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要求的?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人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评枯,杭天领城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目前,我国涉足航天领城应用与服务的厂商与机构超过5000家。在中国高科技、衡标准的筑天领城,民营企业也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进来,或挂名、赞助,或利用航天器进行搭载试验,或提供航天器发射的外围产品和基础零配件,等等。
材料二国家制定了中国载人筑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根据工租发展的禽要实施大型系统工程专项管理,统筹协调工租13个系统的110多家研制单位、3000多家协作配套和保障单位的有关工作。广大科研人员、部队官兵和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特神,自强不息,顽强拼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材料三“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对于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全,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看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胜利迈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断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将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和有关地区开展载人航天的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与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载人航天领城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联系材料一,运用“企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民营企业为什么积极参与航天领域。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4分)
(3)请你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6分)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部门重点创新构建徽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健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涉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二近年来,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一些网站和运营商为了获得利益,肆意传播不健康信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和社会典论的强烈遮责。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要求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公安部门要坚决打击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对触犯刑律的个人和企业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贵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
(2)请你运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
(3)有人认为,网络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应该予以取缔。请你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知识对此观点谈谈你的认识。(6分)
畜牧业是赤峰市某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是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该区政府决定从管理体制、经管机制和生产方式上进行彻底变革,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决定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人工种草、棚圈建设、饲料机械和禁软舍饲建设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动群众,加快生态畜软业的发展,实现生态畜软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该区政府对政每年安排部分专项经费,并随着对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加大政府对生态畜软业的投资力度。并对退拚还林还苹和因政策性减畜而减少的收入予以补偿。
(1)联系材料一,简要说明该区政府相关决策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2)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公平”是人们普遗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基尼系数的数位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超均匀。国际通行标准是将基尼东数警戒后定为0.4。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约约3恰,按凰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差约为4倍。
材料二分配是否公平关系到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列经济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杜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一些人因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巨大财富,面对为富不仁,面对富二代炫富,一些社会学家深表忧虑,并以传统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对国家提出警示。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对待“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地要加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材料三目前,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揭示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