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 年份 |
1978年 |
1990年 |
1996年 |
2005年 |
2012年 |
| 基尼系数 |
0.18 |
0.34 |
0.42 |
0.45 |
0.48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却不断加大。正确处理率与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胡锦涛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 A.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
| B.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 |
| C.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
| D.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 |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
| 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 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
| 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 |
|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 |
胡锦涛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说明()
|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 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
|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
|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 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根据 |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