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
材料二: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马怀德教授指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1)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2)据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明专家建议的合理性。
材料:因双酚A奶瓶有致"性早熟"风险,卫生部从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双酚A奶瓶。近日,市场上的双酚A奶瓶已淡出市场,热销的是玻璃奶瓶。就算在瓶身上标有不含双酚A的奶瓶,只要顾客知道是PC材质,都不会选购。一款贴有“不含双酚A”标签的“努比”奶瓶标价为63元,而它的邻居“利其尔”的玻璃奶瓶身价更高,需要98元。与普通的PC奶瓶相比,价格贵了两三倍。
(1)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都愿意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而材料中价高的玻璃奶瓶卖得特别好,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2)玻璃奶瓶的热销会带来哪些影响?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外资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进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结合近年来中国与外国频频发生的贸易摩擦,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对外开放转向、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某市市委根据该市民盟市委的提议,就该市古村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向社会征求意见。该市市委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一些普通村民对古村文化保护问题提出建议,形成《关于古村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问题建议》。这份建议提交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实施。
材料二:近年来,某市市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学习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工作重心向民生工程倾斜,着重解决就业、廉租房、大气污染、困难群众生活等重要民生问题、通过民生工程拉动发展、通过发展改善民生。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9分)
(2)说明某市市委的工作重心向民生工程倾斜的政治学依据。(7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以后,黄河、江淮以及华北地区中南的大部分地区发生干旱。2011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低温雨雪天气,其中,湘、桂等地出现了冰冻现象。2010年冬全球极端天气层出不穷。专家警告随着全球变暖,以后百年难得一遇的极端天气,将可能变为“20年一遇”。
材料二:进入2011年,极端天气在全球再次发生,全球粮食安全会面临挑战,国际农产品价格走高,中国作为全球小麦第一生产大国,黄河地区的干旱引起各方的关注。专家表示,如果干旱造成小麦减少,或将成倍推升CPI。由于目前灾害天气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商品价格应在未来受到影响。
材料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呼吁建立可行性论证、气候灾害评估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的现象?
2010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2008年8月底,我国启动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广泛深刻调研的同时,通过专设邮箱、教育部门户网站设专区、组织网民座谈会、广泛发动媒体参与等多种形式,采取开放式办法,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反复论证,数十次易稿,形成了纲要初稿。为了进一步听取意见,温家宝总理决定邀请各方面代表到中南海座谈。
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规划纲要》的形成过程蕴含了哪些哲理?(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