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市政府在其门户网站开设的“政府规章草案民意征询平台”已经运行多年,该平台设有公告内容、草案全文、背景介绍、公众意见与

建议、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等栏目。对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天,对涉及利益冲突或者分歧意见较大的规章,还要举行立法听证会。该平台设立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市民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很多意见被采纳,有效推动了政府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通过那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3分)
(2)谈谈开设该“平台”让市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12分)

(15分)某记者从1998年开始,跟踪采访被誉为林权改革“小岗村”的永安洪田村十年,记录了洪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点点滴滴。现摘录其部分手记如下:
从“靠山不能吃山”到“靠山吃山

、吃好山”。

时间
记者问
村民回答
林地的状况
1998年
“这片山林是谁的?”
“山上的树木人人都有份,自己的那份在哪里?”
山林“无主”,盗林普遍;每亩林地收入100~300元
2008年
“这片山林是谁的?”
“山还是那座山,但成了我的山”
人均承包近15亩,每亩林地收入1 000元以上

从经济生活角度,运用科学发展观知识为洪田村更好地实现“靠山吃山、吃好山”提三条建议。

(15分)某记者从1998年开始,跟踪采访被誉为林权改革“小岗村”的永安洪田村十年,记录了洪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点点滴滴。现摘录其部分手记如下:
从“靠山不能吃山”到“靠山吃山

、吃好山”。

时间
记者问
村民回答
林地的状况
1998年
“这片山林是谁的?”
“山上的树木人人都有份,自己的那份在哪里?”
山林“无主”,盗林普遍;每亩林地收入100~300元
2008年
“这片山林是谁的?”
“山还是那座山,但成了我的山”
人均承包近15亩,每亩林地收入1 000元以上

从经济生活角度,运用科学发展观知识为洪田村更好地实现“靠山吃山、吃好山”提三条建议。

(25分)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年度综合报告2009-2011》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市值增速保持在30%以上的年度增长率,预计至2011年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75.04亿,网民数量将达到6亿。网络与我国社会的贴合越来越紧密,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监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而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为人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直接渠道,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主权利。
材料二:新华网、新浪网等联合组织的2011年“两会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最为关注的“五大热点话题”,分别是: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惩治腐败和就业公平。网络民意参政、议政的同时,另一个词跃入人们的眼帘,那就是“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意见需要登记真实姓名。虽然也有不少网民和舆论担忧,这样做会让网民们无法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但这种争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可以更好地做到“还政于民”,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结合材料一,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4分)
(2) 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何意义?(10分)
(3) 有人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我们的公民权利,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1分)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专家称,要实现这一目标,今后我国不同地区要加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建成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种“双赢”选择。
指出“强调不同地区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体现的价值观,并分析其现实意义。(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